动物为什么喝生水没事?
动物对生水的适应能力取决于两种因素,一种是水中的病原体含量(细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数量),还有一种是动物自身对于致病原体的抵抗力。 通常来说动物的抵抗力会因动物的体型大小和年龄而有所差异。对于人类而言,3岁以下婴幼儿抵抗力较弱,而65岁后的老年人也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对于同种动物,幼崽的抵抗力弱于成兽。
以肠道感染为例,如能耐受,一般不会发病。但是,如果摄入了过多的寄生虫或是致病菌,则会造成腹泻甚至是脱水。对于不同动物,由于生理特点的不同,对水生食物原料的适应性也有差异。
例如狗和猫对维生素K有依赖性,而缺乏维生素K会使它们对细菌感染引发的肠胃炎更为敏感。如果给它们吃了被污染的水草,就很容易引发炎症。而对于人而言,维生素K并非必需维生素,因此误食了含有寄生蠕虫和水生寄生虫的动物粪便后也不会导致中毒。 但需要注意的是,人类是水生寄生虫的适宜宿主。人体皮肤表面的正常菌群以及消化道内大量的细菌都能够产生毒素,而且部分细菌能够在肠道内定值并不断繁殖,从而产生大量毒素。这些有毒物质会通过循环系统进入人体血液,从而危害健康。
即使只是喝了被轻度污染的雨水或湖水,也存在发生胃肠道疾病的风险。特别是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人和儿童,更应该谨慎对待。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绝大多数动物对温度非常敏感,超过一定温度的食物,再干净的饮用水它们都不会再去摄取。所以,自然界的水无论是否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温度大多会在安全范围内。反之,人为干预导致的温度过低(冷冻)或者过高(高温蒸煮)的水,就不那么安全了,甚至可能致病。